6月份的考試月已經過去,又是畢業季,高考結束后就迎來中考。還有一些大學生們,面對畢業就失業的尷尬窘境,考證又成為一種逃離現狀的救贖!很多人覺得國際學校是貴族學校,有錢就能上,其實這些都是錯誤的。
有一句比較有意思的話,“考考考,老師的法寶;分分分,學生的命根”。似乎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下,不管你是還在上學,亦或是已經畢業,考試似乎已經成為唯一證明自己的途徑。
做題不是唯一途徑
和國內高中相反,考國際高校,輕松的一年反而是高三。和國內高中注重做題相比,國際部的考試注重考查論述、推理和邏輯,這些都建立在廣泛、大量的閱讀上。在普通高中,老師是主導,而國際班老師講授內容很少,只起輔助作用,兩到三名學生組成學習小組來編寫“學案”,再輪番上講臺講課,互相學習,極大地鍛煉了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。國際班學生表示“這種方式的學習,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量大增,但通過討論、研究、講授的各種環節,對重難點的把握會更透徹。同時通過上臺演講的方式,自己越來越自信了。”
除了成績,國外高校對學生的特長、愛好和社會實踐情況也很重視,張夢嫻是鋼琴和拼圖高手,全班每位同學也基本都有2個以上的特長。在校期間,他們參加多種社會實踐,如到外資銀行實習,甚至擺地攤練膽。
國際部的學生同樣很拼
“一旦踏上了USPP項目的征程,就意味著風雨兼程。這三年,1分鐘恨不得掰成2分鐘用。”同樣被美國東北大學錄取的雷博文這樣描述國際部的學習生活節奏,“每天早上6:00至6:20跑操,然后吃早飯;上午7:20至下午5:15被各種中外課程占據;晚上6:00至8:00上晚自習;8:00至10:00還有 一個晚晚自習,只能住校,否則時間根本不夠用。”
國際部三年究竟學些啥?直升班跟普通國際班又有何不同?對此,雷博文介紹,高一至 高二所學的課程基本上與本部的學生一樣,國內基礎課程一樣不落,同時還添加了部分美國高中的課程,比如:美國歷史、物理應用、微積分、三角函數等等,而且很多都是采用美國大學的教案,老師進行雙語教學,并依照美國大學的考核體系進行考核。剛開始大家都有些適應不了,兩種思維模式在腦子里對沖,“何止是難, 腦子簡直快要爆炸。不同于國內高考的一考定終身,直升班的每一次考試都將作為評價指標,所以一節鏈子都不能掉”。
高考不易,煉“國際范”更不易
“國際部不是有錢就能上,國際部不僅進來有門檻,想修煉出‘國際范’更不易。”某中國際部校長直言,高轉速的學習節奏,中西教學模式的對撞,不是每個學生都Hold得住。國內高考對學生要求的單詞量是5000左右,而洋高考則在10000~15000個。而且全英文的授課方式也讓學生壓力很大。從高一至高二,該校先后有14名學生中途退出了國際部。
那為何參加洋高考的學生卻捷報頻傳?學生們坦言是受益于海外高校的選拔機制。海外高校并不是一考定終身,A-LEVEL考試是學完一科考一科,學什么考什么。而SAT考試和語言考試一年有幾次,考生可考到滿意為止。海外高校更看重平時學習、特長和社會實踐活動,而考試壓力相對被弱化了。
通過這些,相信各位家長朋友和同學們都已經有了自己的看法。其實不論是選擇哪條路,都是有自己的理由的。
溫馨提示:國際化學校,想了解更多學校信息及招生考試情況,歡迎電話預約咨詢:400-9609-559或點擊【預約看校】咨詢!
免責聲明: 1. 為方便家長更好的閱讀和理解,該頁面關于學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學校視角,描述中涉及的“我”、“我們”、“我校”等第一人稱指代學校本身。并不代表遠播公司或其觀點;2. 此網頁內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參考,來源于網絡公開內容,具體以學校官方發布為主;3. 若素材有侵權或其他問題,請聯系我們:2787266480@qq.com